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文化产业如何成为支柱产业?需要哪“十力”支撑?

2018-02-22 王军 文化产业评论

第1906期文化产业评论


临近2020年,文化产业如何向“十三五”规划的“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冲刺?2018年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作者认为有拒绝市场“快消化”的定力、政策与消费的动力、整体的实力、创新和执行的能力等“十力”可支撑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和提质增速,力争上游。这“十力”具体是什么?又如何推动?请朋友们继续阅读。



作者 | 王军(文化产业评论特约评论员,微信号:13700939271)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软实力、文化力必然要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来加以体现。同时,这也具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从1992年我国政府部门首次认可“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2010年“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十三五”规划正式提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经历26年的积累与蓄势,我国文化产业已成为助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

 

2018年,又一个跨时代的中国节点,我国文化产业正由方兴未艾的探索实践期,全面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机遇和新使命,我国文化产业如何在2020年完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成长目标,留给我们的时间屈指可数。总结回顾过往的成功与挫折,笔者感到,我国文化产业要实现弯道超车和提质增速,迫切需要“十力”支撑

 


一是定力

 

近年来,在资本热钱逐鹿市场和人民文化消费热情看涨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已经成长为文化生产的全球性大国,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文化领域低端同质化产品过剩,中高端个性化产品相对匮乏,尤其在文化精品的产出上更是表现乏力。

 

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是个好事,表明了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但是在各种机遇面前,在躁动与喧嚣面前,尤其需要我们要保持发展的定力。所谓的定力就是洞察事物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分析。

 

因此,要保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定力,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以牺牲文化的社会属性为代价,强搞市场化刺激、人为踩踏油门。否则,只会让文化产业在短期内“兴奋”,缺乏持久活力,甚至留下产能过剩、风险积聚和泥沙俱下等“后遗症”,损害的文化振兴和民族复兴的战略规划。

 

纵观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综合业态和文化消费市场的“轻”“快”“飘”节奏,要保持文化产业发展定力,必须排除急功近利的干扰,摒弃市场“快消化”的短期效应,不为局部或一时波动而改变初衷、目标和方向,始终把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中,寻找发展空间和产业效益

 

二是动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文化产业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增速始终高于同期GDP增速。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随着大众消费需求升级,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成消费升级的主要动力。在强劲的文化消费动力助推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提速的新“蓝海”。按照当前统计口径,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可以达到3.45万亿元,GDP占比约4.4%。

 

2018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增速,除了文化企业坚定信心外,仍然离不开政策动力。自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频频而至。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到中央一号文件,从文化部、广电总局等中央部门会议到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均将文化产业发展列为重点,有的省市还将文化工作作为单列章节,足见重视程度。

 

据此,对于各地各级政府,如何将政策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成为关键,其中最核心的是要当好指导员、协调员和服务员,以优质的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作为企业主体,如何将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转化为文化产品尤其重要,唯有充分调动消费主体的消费动力,才能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实力

 

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但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与我国经济大国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身份极不相称。因此,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让文化生产力真正强起来。

 

面对现实问题,2017年4月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为此,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是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各地各级应着重扶持具有市场领导地位或潜力大的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主力军”和广大民营文化企业的“生力军”,充分盘活文化产业整体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效应。

 

同时,还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扶持,建好用好政府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类服务平台建设和重点入驻企业的奖励扶持。有条件的地区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采取股权投资、项目投资等方式,对区域内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企业进行投资,予以扶持,通过引导基金吸纳社会资本,放大资本杠杆作用,壮大企业发展实力。

 

四是能力

 

当前,能力不足,特别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之密切相关,但却常被忽视的是,执行能力不足也成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

 

文化产业要胜任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新决策,除了市场需求和外部环境外,最关键的取决于各级政府和文化企业的创新力与执行力能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回顾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期,主要是通过借鉴、消化、吸收发达国的文化产业模式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进了探索创新,构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布局。

 

尽管这种模式,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留下了很多“后遗症”,最突出的表现为文化产品创新能力缺失,产业执行力的不足。从本质上分析不难发现,我们的很多文化产品复制与模仿痕迹过重,缺乏原始创新能力支撑,而执行力更多的体现在生产而非创造性转化上,导致产业底部过窄,基础不实。

 

直面品牌时代,人们文化消费意识的空前觉醒,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再是过去那种生产导向决定消费去向的年代,已经转变成为由消费导向决定生产方向的时代!为此,提升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能力和驾驭市场多变性能力正成为重大课题。倘若再不觉醒,就会由市场的主导者变成风险的承担者。

 

五是魄力

 

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最具张力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在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形成广泛共识,其认识度和重视度也得到充分体现。但是相比较而言,不少地区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缺乏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以抓工业的魄力抓文化产业发展

 

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文化产业是绿色环保产业,其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远远大于传统工业增加值,仅仅是在速度和效益上无法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较长时间的培植与成长过程。如今,在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下,不少传统工业项目已拉响红色警报。这种情形之下,迫切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拿出破旧立新的勇气和魄力,切实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摆上位、抓到位。

 

强化文化产业发展魄力,要敢想、敢做,勇于负责,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底气”,善于抓住国家战略机遇,立足于当前产业现状,设计出一条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推动文化产业提速增效。要善于从抓工业思维中寻求思路,通过建立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征选机制和项目储备库管理制度,从工作重心上进行引导和支持。

 

从北上粤苏领军示范,到浙江成为名符其实的“黑马”;从上海“文创50条”到北京“文化金融8大举措”。纵观我国文化产业大省、强市,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更加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省市党委、政府抓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心和魄力史无前例。

 

六是耐力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一场需要耐力地与后劲的长跑。因为文化产业不像房地产等硬需产业,上马快、利润高、效益好,它需要系统性的策划、规划和运营的同时,还要面临市场的多变风向和资本消耗等不确定风险考验。

 

文化产业一个核心属性之一,就是它也要遵循经济产业化的规律和市场性经营生产,这是文化之所以能转化成产业的关键。为此,文化产业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远的战略目标支撑和一个相当的坚守持续过程。就像今天的浙江文化产业一跃成为全国的“黑马”,靠的不单单是厚积薄发,而是各级党委政府接力实干的坚守和耐力。

 

其实相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才是关键的核心,产业只是一种转化的手段。由此可见,文化企业不仅姓“企”,更姓“文”,这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久久为功的耐力和韧劲。否则,就会陷入急功近利的误区,影响文化产业提速增效的根基。

 

纵观近5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山东、江西、湖南、四川、福建、河南等省市虽均突破千亿大关,且尤以湖南、四川两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喜。但与“北上粤苏”相比,仍需要在耐力上持续回绕锤炼,接受时间沉淀和激烈的市场考验。

 

七是外力

 

很多地方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中,除了得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能从政府得到的开发启动资金一般都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即使能够获得部分财政专项资金和上级扶持资金,但对于文化企业或文化项目建设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既需要自力更生,更需要借助外力。

 

目前,与其他传统的招商引资项目相比较,不少地区对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过度偏重于工业化园区项目和旅游开发项目,导致文化产业仅靠区域内民营企业和政府主导的自选项目支撑,极度缺乏外力助推,不同程度影响了资源转化和项目落地的生成周期。

 

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是最有效的途径。就当前而言,必须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出路不是任务”的理念,以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资,做到重要文化产业客商主要领导亲自接待,重大文化项目洽谈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领导亲自协调解决,巧用“内力”吸引“外力”,助力文化产业项目落地。

 

此外,抓好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也“筑巢引凤”最有效的载体。利用展会、商会、客商考察等机会,宣传推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优惠政策等,并利用全媒体与自媒体等宣传平台大力推介当地历史文化,增强文化企业入驻“投资信心”。

 

八是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 51 38506 51 19994 0 0 1745 0 0:00:22 0:00:11 0:00:11 4714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些重要论断体现了新时代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目标、新理念。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文创理念正是在当代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蓬勃兴起中形成的文化发展新理念的体现,其基础在“文”(即文化),其关键在“创”(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目前而言,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应加大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将产品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做到艺术化、生活化、市场化,不断增强文化消费需求,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头脑产业。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超强能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梳理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激活优秀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业产品,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在过去四年中,故宫博物院共研发了9170种文创产品,其创意的源头正是故宫丰富的馆藏文物。因此,文化创意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手段、方式。

 


九是合力

 

 实践证明,看一个地方文化产业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大发展快发展,关键还是要看这个地方能不能积聚起“合力”来。可见,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鼓,思路就会更宽、力量就会越大,抓文化产业发展就能势如破竹。

 

当前,有些地方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历史名人辈出,具有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底蕴和基础。然而,不少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碎片化”、“零星化”的现状,尚未形成“聚合”效应。因此,必须整合各地文化资源,加强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努力形成重视文化、传承文化、开发文化的思想和行动合力,形成各类文化产业项目千帆竞发、合力发展的前进态势。

 

文化产业是一个融合性很强的特殊产业,必须摒弃过去“单打独斗”的模式。文化部门要加强与旅游、体育、科技、信息、金融、等部门的合作,消除行业管理壁垒,促进产业间和行业间的深度融合。特别要正确处理政府文化力量与民间文化力量的关系,把政府的助推力量同民间自发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同时,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把握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的目标,着力开发建设一批文化特色小镇、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影视基地等产业平台,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引进和建设一批龙头项目,培育一批文化领军企业,形成示范引领作用。

 

十是人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文化产业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必须切实激活人才这个最活跃、最根本、最革命性的因素,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会经营、善管理、懂专业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

 

各地各级政府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条条框框限制,健全完善人才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发挥专业人才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

 

——要针对文化人才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建立与知名培训机构、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共同培养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和互用,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建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库,加快提高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

 

——要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分配和服务等机制,加快人才聚集。

 

——要培养和扶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经纪人、制作人和文化企业管理人才,形成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要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逐步构建以人才效益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

 


结 语


回眸中国改革发展近40年的巨大成就,无不是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出来的。同样,文化产业从概念化探索积累到今天成为“支柱性产业”这一目标,是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形成的基础和对未来市场的准确判断。

 

站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更需新作为。具体到文化产业,就是加强文化资产特性、文化企业经营规律与宏观经济运行特点研究,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动力和支撑力,聚焦“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既做到“十指相扣十力并发”,又做到“攥指成拳双拳互补”,全力以赴向既定的目标冲刺!!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